每一个演奏家都想给巴赫的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(J.S.BACH:Cello Suites)打上自己的艺术标签,但并不是每一个标签都称得上不朽或伟大,只有试过才不留遗憾。
音色和营销工具
上周末,在国家大剧院听了Jan Vogler 演的全套大无。很久没有像这样精神高度集中地听一场音乐会了,整个晚上听下来,毫无抵抗地就被Vogler 手里那把“美名远扬”的古董琴收服了。抛开前排坑位距离近的因素,在现场我确实是get 到了这把「1707 Ex-Castelbarco Fau Stradivari 」音色的独特魅力。
怎么形容,像深秋时一场午睡后逛的植物园?又像南方春雨过后的池塘?那种感觉很难用文字和语言描述,颜色是一片接一片,时不时各种画面在眼前来来回回,情绪又一直不由自主被牵着在走。Vogler 这个强大的音乐会营销工具确实很吸引人,不知道当天晚上有多少听友是冲着他这把琴去的。
在这之前,我其实对Vogler 的了解并不多,也没有专门听过他的录音室版大无,大剧院开票前仅仅因为看到他要一口气演全套大无,就立马预约了早鸟票。能在现场见证演奏家爬珠峰还是挺有意思的。
巴赫的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一直都被当作检验大提琴演奏家水准的试金石。在古典音乐圈,关于演奏家如何诠释巴赫的大无早就成了一个「学术问题」。前奏曲用什么速度、舞曲带不带颤音、有没有节奏变化,弓怎么个拉法,是不是完完全全依照乐谱表演等等,几乎每个细节都有人在琢磨。不同的取向都会诞生不同的演奏会或录音室版本,以及随之而来的喋喋不休。
风格与刻意编排
Vogler 这场演出曲目是按传统的1-6号顺序安排的,并没有刻意打乱组曲工工整整的结构。本来我以为音乐会的风格也会很「工整」,搞一些德式的严谨表达,但没想到整场都贯穿Vogler 的个人风格,尤其下半场第5、第6号组曲之间的对比,给我留了很深的印象。
演C 小调第5号组曲的时候,Vogler 专门调了a弦,降到了G2,再加上这把琴箱体看起来比普通琴显得要修长一些(我不是100%确定,但看起来确实外形不一样,稍微细长一些),这样出来的音色浑厚不少。他这一系列操作让这个阴郁的组曲,一下子比我印象中暗了几分。
Vogler 有解释,他说,这么做目的是要给大家营造一个「雨夜」的氛围,贴合组曲的气质。我感觉还是成功的,只是来得有点太强烈了,尤其是第6号前奏曲出来的时候,对比非常明显。第6号组曲本身就是明快、带着一些恢弘的气势,一低一高之间,前后的「落差感」被放大了不少,感觉阳光照得头发顶上都有热乎劲儿了。
算上中场休息的半小时,Vogler 这场音乐会总共超过了3个小时,整个听下来感觉确实像在爬一座又一座的高山。Vogler 谢幕时也是用long journey 来形容这个演出。encore的时候,我仔细观察了一下,看他一没大量流汗,二没显出疲态倦容啥的,感慨能看到黄金时代的Vogler,觉得也很值了。后来,我专门八卦了一下,看了外媒的一个采访,说他一般都是在演出前吃一点水果糖保持体力的。果然是有妙招啊。
返场与名家推荐
关于encore,大家在现场都挺嗨的。当晚的氛围是我在国家大剧院听过最好的一个solo现场。池座几乎鸦雀无声,小朋友们也没有一点声响,演出间隙没人瞎拍照,楼上楼下都很配合,只有一次中间鼓了掌。看得出来Vogler 也很享受这种超赞的氛围,他先返了最开头的G 大调Prelude ,又演了他心目中最适合的晚安曲C 大调Sarabande 舞曲,高水准保持了一晚上没掉下来。
Vogler 在我脑海里留了一个很特别的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版本,虽然他拉的舞曲部分滑音很多,运弓也并不是一板一眼,细碎动作比较频繁,看得出来他想给我们传递一场具有「乐趣感、热情、丰富的表演」。当然,这本身没有好坏之分,只有喜欢和不喜欢之别。Vogler 的尝试让他不会留下遗憾。
如果大家有兴趣感受巴赫《大提琴无伴奏组曲》,不妨去各大音乐平台搜一下这几位大师(不分先后):Pablo Casals,Mstislav Rostropovich,János Starker,Yo-Yo Ma(马友友),Mischa Maisky,Jian Wang(王健)。感受一下,看看哪个才是你的最爱。
友情提醒:
千万不要被以上文字描述误导,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。只要是高水平的录音,都值得一试。感受本身最有意义,听完具体会得到什么,建议找一个安静的下午、认真地听了才有体会)。